根据披露的机构调查与研究信息,6月26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上市公司华锐精密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4868.44亿元,管理基金数688个,旗下基金经理共9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华夏全球科学技术先锋混合(QDII)(人民币)(005698),近一年收益录得41.09%。
答: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22.2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3.24%;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1,719.0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69%;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48.0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06%。
答:2023年度,公司实现境外出售的收益4,676.03万元,同比增长60.90%。公司在境外销售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外贸业务团队规模,参加越南胡志明国际机床及金属加工展览会和俄罗斯机床及金属加工展,持续拓宽市场渠道,增强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
答:公司组建了由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总工艺师规划指导,设计部、工艺部、材质部和应用技术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完备研发模式,确定了基础研究与新品开发两个重要研发方向。公司研发流程包括论证、设计、研制和测试四个阶段,采取“集中优势、
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基础研究和新品开发项目论证立项后,即由公司研发体系下各部门协同配合联合开发,充分调动研发和生产内外部要素持续推动技术进步。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6,08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48%;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例为7.66%,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规模扩大、薪酬及直接材料支出增加,实施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及折旧摊销费用增加所致。
答:高端的生产设备是公司先进研发成果和生产技术得以高效应用的“转化器”,使公司的研发优势和生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先进的研发设备是公司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可靠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公司通过经营积累和外部融资持续对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做投入,推动技术和装备的有机融合。目前公司核心工序均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研发和智能化辅助设备,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搭配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严苛的品质管控措施,使公司在核心技术产业化、产品质量、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并为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答: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且以自主生产为主,仅在产能不足时,通过部分工序外协加工来补充产能。
公司销售部按照每个客户订单要求的产品规格、交货周期和数量等信息生成生产指令卡,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由于公司产品需经过配料、球磨、喷雾干燥、压制成型、烧结、研磨深加工和涂层等生产工序,标准生产周期一般为5-7周左右,因此公司对市场需求较稳定的产品设置适度安全库存,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公司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从始至终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建立了从材料入厂检验、制程检验、半成品和成品入库检验等生产所有的环节的质量检验程序和工艺控制程序,确定保证产品在批量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整体质量的稳定可靠。
答:公司定价策略一贯保持稳定,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性能、竞品定价、市场行情、客户采购规模、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最终售价。
答:公司为开拓市场多措并举,推动在产品宣传、渠道完善、产品服务、销售队伍建设的转型升级。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各大展会、参
与行业协会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承办2023汽轮机行业先进制造技术交流会、在DMP大湾区工博会中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数控刀具节总冠名并成功举办“华锐之夜”,通过行业主流期刊等多种渠道使公司的产品得以宣传。公司坚持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以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为目标,在成熟的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直销团队的建设力度与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公司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不断的提高,与国内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此外,公司在境外销售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外贸业务团队规模,参加越南胡志明国际机床及金属加工展览会和俄罗斯机床及金属加工展,持续拓宽市场渠道,增强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
答:硬质合金涂层是指在硬质合金刀具上涂覆一层或多层总厚度为微米级的高耐磨性的硬质薄膜,该薄膜对硬质合金刀拥有非常良好的化学保护和热屏障作用,使得涂层刀具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性能稳定、耐热耐氧化、摩擦系数小等特点,能明显提高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常规使用的寿命及加工效率。相比没涂层,涂层能大大的提升刀具3~5倍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目前行业内硬质合金涂层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两种。
随着高速、高效、高精度的现代切削加工需求一直在升级,开发与现代切削加工相适应的刀具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这对于刀具基体材料、涂层材料、刀具结构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伴随现代制造企业对高速、高效加工的不断追求,传统供应标准刀具的方式将无法适应这种需求的转变,刀具企业按照每个客户的加工成本、效率要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与服务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答:近年来,伴随我国产业体系的调整升级,数字控制机床市场渗透率不断的提高,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持续增长,我国数控刀具消费规模仍存在比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慢慢地加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的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
刀具的性能特别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加工质量与生产效率。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注重现代数控机床和高效刀具互相协调、平衡发展,每年的刀具消费规模为机床消费的1/2左右,2012年以来,我国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呈现向上增长趋势,2022年达到25.17%,表明我国刀具消费在提质升级,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国内最终用户生产观念逐渐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向“改进加工手段提高效率”进行转变,以及机床市场的转型升级,我国刀具消费规模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数控刀具凭借“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专用化”的特点,适应了先进制造业的柔性化发展的新趋势,并成为发达国家切削刀具工业发展的主流。在我国刀具产品消费结构中,由于我国机械加工的机床数控化水平较低,传统焊接刀具占据较大比重。随着加工产品的结构复杂化、加工精度要求的逐步的提升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我国机床设备正逐步从传统普通机床向数字控制机床过渡。我国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必将带动数控刀具行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正处于产业体系的调整升级阶段,机床数控化是机床行业的升级趋势。我国新增机床数控化率近年来整体保持着稳定增长,主要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我国新增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从2013
年的28.83%提升到2021年的44.85%;相对于国际上制造业强国机床数控化率60%以上水平,我们国家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程度提升空间很大。作为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易耗部件,无论是存量机床的配备需要,还是每年新增机床的增量需求,都将带动数控刀具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慢慢地加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的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进口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刀具市场总消费规模约为464亿元,进口刀具规模为126亿元,绝大部分是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年-2022年进口刀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37.17%下降至27.16%,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说明我们国家数控刀具的自给能力在逐步增强,进口替代速度加快。!#近年来,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慢慢地加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的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进口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刀具市场总消费规模约为464亿元,进口刀具规模为126亿元,绝大部分是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年-2022年进口刀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37.17%下降至27.16%,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说明我们国家数控刀具的自给能力在逐步增强,进口替代速度加快;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积极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民航局:围绕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等一系列改革,系统谋划一批改革味浓、成色足的举措
五粮液回应瑞银证券白酒股评级报告:目前批价十分坚挺,公司目前策略是控量挺价
五粮液回应瑞银证券白酒股评级报告:目前批价十分坚挺,公司目前策略是控量挺价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